随着我国集成电路的出现,处理器的性能得到了大大提高,其中的软件功能也逐渐变多,能够自动对图像进行处理,并呈现出质量较高的图像,而外围数控系统电路配置则更加强大,集成性也非常高,使数控技术呈现出开放性高、精度大、安全性高的特点。而数控机床是数控技术下一项非常重要的数控设备,对其有效改造能够使系统更加灵敏、可靠。
1.数控机床的特点以及适用的范围
数控机床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数控设备,比起传统的机床有以下几项特点:首先,数控机床适应生产环境的能力较强,并在对零部件进行改造过程中,只需要对新的程序或者是零件编写程序就可以,对于小批量的零部件新品制作非常方便,能够大大节省生产时间和费用。其次,数控机床比起传统的机床精度会更高,这是因为数控机床能够和电机结合,并应用了滚动的杠母结构,从而使设备间的缝隙大大减少,并且在设备转动过程中也能够大大降低误差,应用软件的精度实现了机械误差的减少。最后,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比起传统的设备也要高,零部件的加工和包装有以下几个方面:加工时间较短,数控机床能够大大降低加工的时间和辅助生产的时间,由此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数控机床中的零部件在移动过程中的速度会伴有加速或者是减速的控制措施。为此,零部件动作的时间会比传统机械设备要少。
数控机床具有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在大批量生产产品时,能够应用事先编好的程序使系统自动完成所有的步骤,省去了人工操作和看守的时间,安全系数也不能够大大提高,劳动强度较小。
数控机床与传统的机床一样都具有加工用的回转零部件,但是,数控机床先进的地方体现在其能够对各种形状的剖面进行切割和加工,尤其是对构造较为复杂的轴承面和盘面。按照实际的生产经验,数控机床适合对以下类型的零部件进行生产和加工:小批量的零部件、对于价格要求不高的零部件、工期较紧的零部件、结构复杂的零部件等。
2.数控机床改造的设计步骤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知道,数控机床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优势,为此,技术改造设计步骤为:
(1)技术指标的设计。技术指标是技术改造时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技术指标设计和后期改造的前提。因为改造任务的不同,其设计指标也是不同的,为了使改造后的设备功能更全面,技术水平更高,要对加工产品、数控机床的型号、改造费用进行综合考虑,每一种改造都有其自身特点,但改造的内容都大致相同。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种:数控机床在改造后的使用范围,能够加工零部件的大小、材质以及质量等;改造以后数控机床的生产效率,所加工的零部件种类、批量以及生产的要求等;实验数控机床在改造以后的精度、稳定性、噪音;改造的时间、改造成本、改造对后期生产产生的影响、对生产进度的影响等。
(2)总体改造方案的设计。改造工作需要花费的时间长,并且会对生产工期产生一定影响,为此,在改造时要能够充分结合生产车间的实际生产状况进行。 总体改造方案包括:对数控系统中的主要部分进行确定,比如,数控系统分为竞技型和标准型两种,改造时需要的系统为两轴联动样式的;做好对控制方式的选择,控制方式分为半闭环式、开环式以及闭环式三种;最后就是对伺服进行选择,伺服元件就是指各种电机设备。
下一篇:数控机床出现故障的主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