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上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对零件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机床已不能满足要求。数控机床由于众多的优点已成为现代机床发展的主流方向。它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国家设计、制造的水平,在国内外都受到高度重视。主轴是加工中心的关键部位,其结构优劣对加工中心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多加注意。主轴前后的受力不同,故要选用不同的轴承。
主轴的设计要求
(1)旋转精度: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转速的条件下,主轴前端工件或刀具部位的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
主轴组件的旋转精度主要取决于各主要件,如主轴、轴承、箱体孔的的制造,装配和调整精度。还决定于主轴转速,支撑的设计和性能,润滑剂及主轴组件的平衡。
通用(包括数控)机床的旋转精度已有标准规定可循。
(2)静刚度:主轴组件的静刚度(简称刚度)反映组件抵抗静态外载荷变形的能力。影响主轴组件弯曲刚度的因素很多,如主轴的尺寸和形状,滚动轴承的型号,数量,配置形式和预紧,前后支撑的距离和主轴前端的悬伸量,传动件的布置方式,主轴组件的制造和装配质量等。
各类机床主轴组件的刚度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
(3)抗振性:主轴组件工作时产生震动会降低工件的表面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缩短主轴轴承寿命,还会产生噪声影响环境。
振动表现为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两种形式。
影响抗振性的因素主要有主轴组件的静刚度,质量分布和阻尼(特别是主轴前支撑的阻尼),主轴的固有频率应远大于自激振动的频率,以使它不易发生共振。
目前,尚未制定出抗振性的指标,只有一些实验数据可供设计时参考。
(4)温升和热变形:主轴组件工作时因各相对运动处的摩擦和搅油等而发热,产生温升,从而使主轴组件的形状和位置发生变化(热变形)。
主轴组件受热伸长,使轴承间隙发生变化。温度使润滑油粘度降低,降低了轴承的承载能力。主轴箱因温升而变形,使主轴偏离正确位置。前后轴承的温度不同,还会导致主轴轴线倾斜。
由于受热膨胀是材料固有的性质,因此高精度机床要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往往受热变形的限制。研究如何减少主轴组件的发热,如何控制温度,是高精度机床主轴组件的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5)耐磨性:主轴组件的耐磨性是指长期保持原始精度的能力,即精度保持性。对精度有影响的首先是轴承,其次是安置刀,夹具和工件的部位,如锥孔,定心轴径等。
为了提高耐磨性,一般机床主轴上的上述部分应淬硬至HRC60左右,深约1mm.
(6)材料和热处理:主轴承载后允许的弹性变形很小,引起的应力通常远远小于钢的强度极限。因此,强度一般不做为选材的依据。
主轴的形状,尺寸确定之后,刚度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弹性模量。各种材料的弹性模量几乎相同,因此刚度也不是选材的依据。
主轴材料的选择主要根据耐磨性和热处理变形来考虑。普通机床的材料通常是45号或60号优质中碳钢,数控机床需调质处理和淬火。
数控机床的主轴结构改进
数控机床设计中,如何设计主轴结构对数控机床的运行来说十分重要。主轴设计中,结构设计是其中的首要问题,即在机床的主轴设计中,其结构设计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且在加工与装配的过程中,工艺问题也是需要设计者考虑的设计因素。是机床主轴的设计中所普遍采用的结构。其中,轴承4、5、8支撑主轴1,主轴上的3个压块紧锁螺母3、7、9用来实现轴承的轴向定位。主轴的装配质量,主轴及其相关零件的加工精度等级、轴承的精度等级对主轴系统的精度起决定作用。主轴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4和主轴的外锥配合程度直接对轴承的工作精度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要求它们之间配合时的接触面积应大于75%。所以,为了达到要求,在购买轴承时,应对轴承的等级与品牌严格要求;且在设计时,将主轴的高度较高的两端的同轴度设置为0.005mm。而对相关零件,例如螺母3、7、9与隔套6的端面对主轴线的跳动为0.008mm以内。一般压块螺母在进行实际加工时,精度难以达到要求,使装配时,主轴精度很低,以至于需要反复调整圆螺母的松紧来达到要求,但是这种达标也仅仅是刚刚符合,很难做到精准。最终导致轴承偏紧,且精度、稳定性较差,安装的位置也不准确,出现游隙不均匀的现象。那么在机床运行时,就会出现噪声大、工作温度过高,震动严重,对工件的加工质量与轴承的寿命均造成不利的影响。用圆锥滚子轴承来代替原有轴承,可平稳的运行,并可承载的负荷较大,精度调整好后,可保持机床精度;高速与轻型机床的运行要求却不能很好的满足。
1.主轴;2.法兰盘;3.圆螺母;4.双列圆锥滚子轴承;5.球轴承;6.调整垫;7.圆螺母;8.双列圆锥滚子轴承;9.螺母
根据这种情况,需对机床主轴结构的设计做一定的改进,在原有的设计中,取消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将其替换为角接触球轴承,改善主轴装配与加工工艺。在新的设计中,由于取消了主轴两端的圆锥部分,使加工变得易于操作,且可保证主轴较高两端的同轴度,对压块紧锁螺母的加工,要求也可适度的降低。
下一篇:机床主传动系统变速方式